“十三五”以来,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,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,“十三五”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将如期实现。
2020年是“十三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教育部举行教育2020“收官”系列新闻发布会,盘点“十三五 ”,展望“十四五 ”。12月1日,首场“收官”系列新闻发布会 聚焦“十三五”期间国家教育改革发展、教师队伍建设、教育经费投入与使用、信息化建设情况。跟随教育小微,一起去发布会现场了解一下
“十三五”以来教育改革发展取得哪些成就?
首先来看一组大数据
再来听刘昌亚司长在发布会现场的介绍
“十三五”以来,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,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,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,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,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,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,“十三五”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将如期实现。
一是教育普及水平实现新提升
各级教育普及程度均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,2019年,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3.4%,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.8%,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9.5%,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.6%,实现了从大众化向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。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.7年,新增劳动力接受过高等教育比例达到50.9%、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.7年。
二是教育公平发展迈上新台阶
全面打赢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。实现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辍学学生从台账建立之初的20万到“动态清零”,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累计达到52.5万人。
建立覆盖全学段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。累计资助贫困学生3.91亿人次、资助金额达7739亿元。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覆盖1634个县、13万多所学校,受益学生超过3700万人。
大力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。连续实施两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,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76%。全国23个省份、95.3%的县级单位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,99.8%的义务教育学校(含教学点)办学条件达到“20条底线”要求,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由2016年的12.7%下降到3.98%。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入学政策,24个大城市中免试就近入学比例达到98.6%,85.3%的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或享受政府购买学位。
三是教育服务国家发展取得新突破
教育资源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。纵深推进“四点一线一面”为重点的区域教育创新试验,一批教育服务区域产业振兴的重点项目正在发力推进。创新性开展部省合建高校模式,支持中西部14所高校发展。
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构建。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800多家,成立各类职教集团1400余个。2019年,完成高职扩招116万人目标任务,各级职业院校每年为各行各业输送约1000万技术技能人才。
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持续深化。组织认定200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,2016年以来连续举办五届中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,累计吸引1500多万名大学生、370多万个大学生团队参赛。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,2019届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达到59%,到地市级及以下基层就业的比例达到69%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高校毕业生累计达4088万人,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77%以上。
高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加快提升。高校承担了全国60%以上的基础研究和重大科研任务,建设了60%以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,获得了60%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,获得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均占全国80%以上,产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。
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14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9个合作协议,实现与25个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学位学历互认,推动233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落地。
四是教育综合改革激发新活力
全面推进依法治教。完成《民办教育促进法》《残疾人教育条例》修订和9部教育规章制定工作,完成全部中央部属高等学校章程核准工作。
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。取消部本级行政审批事项12项,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、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全部取消。放权31所高校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,推动下放高校职称评审权和直属高校外事审批权,积极扩大高校科研相关自主权。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,推动构建符合中国实际、具有世界水平的评价体系,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。
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。深化高考综合改革,推进高职分类招生考试,深化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,推进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考试,完善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。实施“强基计划”,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。
今年是“十三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也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编制之年。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,在认真总结“十三五”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经验基础上,科学编制教育“十四五”规划,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、建成教育强国开好局、起好步,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资讯来源 | 搜狐网